新聞資訊 | 碧水藍天,鍋爐煙氣治理專家!
聊城經濟開發區再生水工程
水土保持設施驗收報告
建設單位:聊城市恒源再生水工程有限公司
編制單位:碧水藍天環境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2年6月
聊城經濟開發區再生水工程
水土保持設施驗收報告責任頁
職責 |
姓名 |
簽名 |
備注 |
批準 |
|
|
|
核定 |
|
|
|
審查 |
|
|
|
校核 |
|
|
|
項目負責人 |
|
|
|
編寫 |
|
|
編寫1-3章 |
|
|
編寫4-8章 |
|
|
目錄
前言 PAGEREF _Toc5018 \h 1
1 項目及項目區概況 PAGEREF _Toc4678 \h 3
1.1 項目概況 PAGEREF _Toc5942 \h 4
1.2 項目區概況 PAGEREF _Toc5823 \h 8
2 水土保持方案和設計情況 PAGEREF _Toc31114 \h 13
2.1主體工程設計 PAGEREF _Toc18341 \h 13
2.2水土保持方案編報審批情況 PAGEREF _Toc27089 \h 13
2.3水土保持方案變更 PAGEREF _Toc19971 \h 13
2.4水土保持后續設計 PAGEREF _Toc12477 \h 14
3 水土保持方案實施情況 PAGEREF _Toc19534 \h 15
3.1 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 PAGEREF _Toc6480 \h 15
3.2 ?。墸┩翀?/span> PAGEREF _Toc21081 \h 15
3.3 水土保持措施總體布局 PAGEREF _Toc2436 \h 15
3.4 水土保持措施完成情況 PAGEREF _Toc13792 \h 17
3.5 水土保持投資完成情況 PAGEREF _Toc4390 \h 18
4 水土保持工程質量 PAGEREF _Toc7286 \h 24
4.1 質量管理體系 PAGEREF _Toc10383 \h 24
4.2 各防治分區水土保持工程質量評定 PAGEREF _Toc10715 \h 27
4.3 總體質量評價 PAGEREF _Toc26144 \h 32
5工程初期運行及水土保持效果 PAGEREF _Toc7683 \h 33
5.1 初期運行情況 PAGEREF _Toc26800 \h 33
5.2 水土保持效果 PAGEREF _Toc18519 \h 33
5.3 公眾滿意度調查 PAGEREF _Toc26185 \h 35
6 水土保持管理 PAGEREF _Toc8692 \h 37
6.1 組織領導 PAGEREF _Toc2531 \h 37
6.2 規章制度 PAGEREF _Toc12022 \h 37
6.3 建設管理 PAGEREF _Toc24587 \h 38
6.4 水土保持監測 PAGEREF _Toc1813 \h 39
6.5 水土保持監理 PAGEREF _Toc20876 \h 40
6.6 水行政主管部門監督檢查意見落實情況 PAGEREF _Toc10263 \h 41
6.7 水土保持補償費繳納情況 PAGEREF _Toc25750 \h 42
6.8 水土保持設施管理維護 PAGEREF _Toc2277 \h 42
7 結論 PAGEREF _Toc32767 \h 43
7.1 自主驗收結論 PAGEREF _Toc23116 \h 43
7.2 遺留問題安排 PAGEREF _Toc2438 \h 43
前言
聊城經濟開發區再生水工程位于聊城經濟技術開發區蔣官屯街道,黑龍江路以北、小湄河西側。項目中心地理位置為北緯N36°29'16.80",東經E116°3'54.00"。
該項目為新建建設類項目,項目用地性質為公共設施用地。建設單位為聊城市恒源再生水工程有限公司,項目法人代表為田振玉。工程占地面積1.29hm2(12884m2),主要建(構)筑物包括提升泵站、V型濾池、清水池、吸水井、再生水泵房、加氯間、排泥排水調節池、變配電室、綜合樓、傳達室等配套公建設施。
工程總投資為4957.40萬元,其中土建投資4942.65萬元,申請國家資金1000.00萬元,其余3957.40萬元由建設單位自籌。
本工程施工準備及施工期為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建設總工期19個月。
2012年7月,聊城市恒源再生水工程有限公司委托城市建設研究院編制完成了《聊城經濟開發區再生水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
2015年7月1日,碧水藍天環保集團有限公司取得了該地塊的國有土地使用證書,土地證號:聊國用2015第097號;
2015年12月31日,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以魯發改投資〔2015〕1459號文,對聊城經濟開發區再生水工程進行了可行性研究報告調整的批復;
2019年8月,聊城市恒源再生水工程有限公司自行編制了《聊城經濟開發區再生水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送審稿)》;
2019年10月28日,聊城經濟技術開發區行政審批服務局以聊開水保字〔2019〕3號對《聊城經濟開發區再生水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報批稿)》進行了批復,批復的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為1.29hm2,均為永久占地。
2022年4月,聊城市恒源再生水工程有限公司委托山東邁特環境監測有限公司開展本項目的水土保持監測工作,監測單位安排1名總監測工程師,2名監測員進行水土保持監測工作,并于2022年6月編寫完成《聊城經濟開發區再生水工程水土保持監測總結報告》。
本項目水土保持監理工作由主體監理工程單位聊城市誠信建設監理有限公司承擔,按照事前審批、事中監督和事后檢驗等監理工作環境控制工程質量,同時對工程的施工進度、投資及安全等方面進行控制。由于本項目已完工,結合施工資料,施工期間未發生安全事故,工程資料已整理歸檔,現已具備驗收條件。
根據《水利部關于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加強土保持監的意見》、《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設施自主驗收規程》,聊城市恒源再生水工程有限公司委托我單位編制聊城經濟開發區再生水工程水土保持設施驗收報告,接受委托后我單位進入現場進行勘查,與施工單位、監理單位進行溝通,在收集項目施工過程資料和現場勘查的基礎上編制完成《聊城經濟開發區再生水工程水土保持設施驗收報告》。
根據《水土保持工程質量評定規程》(SL336-2006)等國家、行業有關技術標準,結合建設單位提供相關資料和項目區現場踏勘情況,聊城經濟開發區再生水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劃分為單位工程、分部工程、單元工程。根據資料分析、現場測定,聊城經濟開發區再生水工程單元工程合格率為100%,單位工程質量評定為優良,分部工程質量評定為優良,本項目水土保持工程總體質量評定為優良;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布局合理、施工質量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植物成活率達90%以上,林草覆蓋率達到相關防治目標要求。綜上所述,項目建設過程中實施了各項水土保持措施,完成了水土流失預防和治理任務,根據現場核查、質量檢驗,各項措施基本布設到位,工程質量合格,達到了批復的水土保持方案的要求。各項水土流失防治指標均達到了水土保持方案確定的目標值,符合水土保持設施驗收的條件。
驗收工程名稱 |
聊城經濟開發區再生水工程 |
驗收工程地點 |
聊城經濟技術開發區蔣官屯街道 |
||||||
驗收工程性質 |
新建項目 |
驗收工程規模 |
/ |
||||||
水行政主管部門 |
聊城市水利局 |
國家或省級重點防治區類型 |
聊城經濟技術開發區水土流失重點 預防區 |
||||||
水土保持方案批復部門、 時間及文號 |
聊城經濟技術開發區行政審批服務局,2019年10月28日,聊開水保字〔2019〕3號 |
||||||||
工期 |
主體工程 |
2015年12月~2017年6月,總工期19個月 |
|||||||
防治責任范圍(hm2) |
方案批復的防治責任范圍 |
1.29 |
|||||||
工程驗收的防治責任范圍 |
1.29 |
||||||||
水土流失防治目標 |
水土流失治理度 |
95% |
實際完成水土流失防治目標 |
水土流失治理度 |
98.8% |
||||
土壤流失控制比 |
1.0 |
土壤流失控制比 |
1.0 |
||||||
渣土防護率 |
98% |
渣土防護率 |
98.6% |
||||||
表土保護率 |
/ |
表土保護率 |
/ |
||||||
林草植被恢復率 |
97% |
林草植被恢復率 |
98.6% |
||||||
林草覆蓋率 |
27% |
林草覆蓋率 |
27% |
||||||
水土保持措施 實施工程量 |
工程措施 |
生產管理區:排水工程416m; 道路廣場區:土地整治0.07hm2;植草磚0.07hm2;排水工程668m; 綠化區:土地整治0.32hm2。 |
|||||||
植物措施 |
道路廣場區:栽植喬木24株;穴播種草0.03hm2; 綠化區:綠化面積0.32hm2,栽植喬木86株,栽植灌木6000株,撒播種草0.16hm2; |
||||||||
臨時措施 |
生產管理區:彩鋼板圍擋520m2; 道路廣場區:臨時排水溝668m;臨時沉沙池1座; 綠化區:編織袋裝土攔擋及拆除74m3,防塵網覆蓋660m2。 |
||||||||
工程質量評定 |
評定項目 |
總體質量評定 |
外觀質量評定 |
||||||
工程措施 |
合格 |
合格 |
|||||||
植物措施 |
合格 |
合格 |
|||||||
投資(萬元) |
水土保持方案投資 |
53.55 |
|||||||
實際投資 |
69.53 |
||||||||
工程總體評價 |
水土保持設施符合國家水土保持法律法規的要求,各項工程安全可靠、質量合格 ,總體工程質量達到驗收標準,可以申請組織竣工驗收。 |
||||||||
主要施工單位 |
碧水藍天環境工程有限公司 |
||||||||
水土保持方案編制單位 |
聊城市恒源再生水工程有限公司 |
主體設計單位 |
聊城市規劃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 |
||||||
水土保持監測單位 |
山東邁特環境監測有限公司 |
監理單位 |
聊城市誠信建設監理有限公司 |
||||||
驗收報告編制單位 |
碧水藍天環境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
建設單位 |
聊城市恒源再生水工程有限公司 |
||||||
法定代表人 |
田振玉 |
法定代表人 |
田振玉 |
||||||
地址 |
山東省聊城經濟開發區黑龍江路17號碧水藍天集團院內 |
地址 |
山東省聊城經濟技術開發區蔣官屯辦事處黑龍江路129號 |
||||||
郵編 |
252000 |
郵編 |
252000 |
||||||
聯系人及電話 |
呂延山/18763539897 |
聯系人及電話 |
徐懷鵬/0635-8513229 |
||||||
傳真 |
/ |
傳真 |
/ |
||||||
電子信箱 |
18763539897@163.com |
電子信箱 |
bsltgs@126.com |
1 項目及項目區概況
聊城經濟開發區再生水工程位于聊城經濟技術開發區蔣官屯街道,黑龍江路以北、小湄河西側。項目中心地理位置為北緯N36°29'16.80",東經E116°3'54.00"。
聊城經濟開發區再生水工程屬于新建項目,項目總占地面積1.29hm2(12884m2)。主要建設內容為二次提升泵站、沉淀池、砂濾池、清水池、供水泵房、變配電室、綜合樓、門衛等。
1.1.3 項目投資
工程總投資為4957.40萬元,其中土建投資4942.65萬元,申請國家資金1000.00萬元,其余3957.40萬元由建設單位自籌。
1.1.4 項目組成及布置
1、平面布置
本項目北側建構筑物自西向東為提升泵站、沉淀池、砂濾池、清水池、供水泵房;南側為綜合樓。
①生產管理區
該區占地面積0.27hm2,主要包括二次提升泵站、沉淀池、砂濾池、清水池、供水泵房、變配電室、綜合樓、門衛等建構筑物。
②道路廣場區
該區占地面積0.70hm2,道路廣場區主要為項目區內道路及廣場區域,穿梭布置于建筑物之間。
③綠化區
該區占地面積0.32hm2,對廠區道路兩側和局部區域進行景觀綠化,局部增加景觀設施,使項目區構成一個有機整體,在保證濕地水質凈化效果的同時,提升區域景觀功能。
2、豎向布置
①地面和道路坡度:本項目區內場地現高差不大,道路坡度在0.3%左右,滿足其最小排水坡度的要求。
②地面排水:采用車行道和道路排泄地面雨水,通過雨水管道排出,就近排入外道路排水溝。
③室內外高差:建筑物底層地面高出室外地面0.15m~0.30m。
3、配套工程
(1)給水工程
項目水源由聊城經濟技術開發區自來水管網提供。給水管由城市主干管接入,給水管網結合地塊環路設置成枝狀干管,各級給水管自管網接入,整個項目區形成樹狀的給水系統。
(2)排水系統
項目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放。雨水采用重力流排水方式。屋面雨水經室外雨水管匯集后排至室外綠地或路面。室外雨水徑流至綠地或經過透水路面回滲地下,徑流部分由雨水口收集后排入市政雨水管網。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與雨水系統分流,排入市政污水管網。
(3)雨水排放
雨水管道分布在項目區道路的一側,由雨水口收集經雨水管溝系統排入市政雨水管網。
(4)電力工程
該項目所處區域用電引自聊城經濟技術開發區供電公司。
1.1.5 施工組織及工期
1、施工組織
(1)施工標段劃分
本項目施工采取總承包模式,由碧水藍天環境工程有限公司負責建設。
(2)施工場地
由于項目區內建筑分部進行,建設過程中可以保證有部分場地閑置,因此施工生產生活區布設在項目區內,不再新增臨時用地。施工生產生活區位于項目區內道路廣場區,現階段已恢復植草磚硬化功能。
項目所處區域交通發達,場地南側為黑龍江路,能夠滿足項目建設時機械設備進場以及砂石材料、外購材料等的運輸。施工場地內部按照“永臨結合”原則修建臨時施工道路,能夠滿足工程建設運輸等的要求。
(3)用水條件
施工水源來自聊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市政管網供水。
(4)用電條件
施工用電由聊城經濟技術開發區供電公司供給,電纜鋪設產生的水保責任由供電部門承擔。
(5)通訊條件
項目所處區域移動通訊及電信業發達,完全可以通過現有的通訊條件來滿足工程建設期間的聯絡和溝通。
(6)建筑材料
項目所需主要原材料有:水泥、鋼材、木材、空心磚、黃砂、石子等,此類材料在來源地產生的水土流失責任由供貨商負責。
2、施工工期
根據批復的水土保持方案,項目于2015年12月開始籌備建設,2017年6月完工,總工期19個月;項目實際于2015年12月開始籌備建設,2017年6月完工,總工期19個月。計劃與實際工期對比情況詳見1.1-1。
1.1-1工程計劃于實際建設工期對比
項目 |
水土保持方案 |
實際建設 |
開工時間 |
2015年12月 |
2015年12月 |
完工時間 |
2017年6月 |
2017年6月 |
建設工期 |
19個月 |
19個月 |
本工程實際施工進度見表1.1-2。
1.1-2工程施工進度表
階段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
12月 |
1月-3月 |
4月-6月 |
7月-9月 |
10月-12月 |
1月-3月 |
4月-6月 |
|
前期準備階段 |
|
|
|
|
|
|
|
生產管理區 |
|
|
|
|
|
|
|
道路廣場區 |
|
|
|
|
|
|
|
綠化區 |
|
|
|
|
|
|
|
1.1.6 土石方情況
根據施工資料,項目建設過程中總挖方量0.71萬m3,總填方量0.71萬m3,無借方,無棄方。土方運輸、挖填過程中采取了有效的防護措施,也未進行非法取土、棄土,符合水土保持要求。
表1.1-3項目土石方挖填工程量 單位:萬m3
方案批復 |
監測結果 |
增減情況 |
|||
挖方 |
填方 |
挖方 |
填方 |
挖方 |
填方 |
0.71 |
0.71 |
0.71 |
0.71 |
0 |
0 |
1.1.7 征占地情況
項目總占地面積為1.29hm2,全部為永久占地,用地性質為公共設施用地,全部為永久占地,其中生產管理區0.27hm2、道路廣場區0.70hm2、綠化區0.32hm2。通過核查,總占地面積和各分區面積沒有發生變化。項目的建設符合了土地利用控制規劃的有關要求。具體占地類型及面積建表1.1-4。
表1.1-4工程占地性質類型及面積統計
防治分區 |
方案設計占地類型及面積(hm2) |
驗收核對占地類型及面積(hm2) |
||||
永久占地 /公共設施用地 |
臨時占地 |
合計 |
永久占地 /公共設施用地 |
臨時占地 |
合計 |
|
生產管理區 |
0.27 |
0 |
0.27 |
0.27 |
0 |
0.27 |
道路廣場區 |
0.70 |
0 |
0.70 |
0.70 |
0 |
0.70 |
綠化區 |
0.32 |
0 |
0.32 |
0.32 |
0 |
0.32 |
小計 |
1.29 |
0 |
1.29 |
1.29 |
0 |
1.29 |
該地塊占地范圍內不涉及拆遷、移民安置及專項設施改(遷)建工作。
(一)地形地貌
聊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屬黃泛沖積平原,地勢西高東低,自西南向東北傾斜,自然坡降約為1/7500,地面高程在31~42m(黃海高程)之間。由于受黃河歷次決口、改道和自然侵蝕的影響,形成了微度起伏,崗、坡、洼相間的平原地貌。
(二)地質
(1)工程地質
本場區位于華北地臺,遼冀臺向斜,臨清凹陷區,德州凹陷之內,聊城凹陷東緣,本場地及附近地殼穩定性一般。
本場區自中生代以來,地殼運動趨勢以下降為主,并堆積了巨厚的新生代地層,全新統(Q4)厚度一般在20.0m左右,工程地質性質較差,承載力一般較低;更新統地層主要為氧化-還原交替沉積物,較密實,工程地質性質良好;新第三系屬陸相沉積物,地層密實度良好。
聊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屬黃泛沖積平原,地表均由第四紀松散堆積物組成,上部巖性主要由輕亞粘土、間淺平粉砂、粘土組成,下部巖性主要有亞粘土、夾礓石、粉砂等組成。土壤是在黃河沖積母質上發育而成,土壤顆粒細微均勻,凝聚性差,呈單顆粒狀構造。淺層地下水開采條件較好,累計含水沙層5~38m,礦化度1.5~2.0g/L。
項目區內無滑坡、崩塌及泥石流、大面積地表塌陷等不良地質。
(2)水文地質
聊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地下水資源豐富程度一般,區域地下淺層淡水區、淺層咸水區、深層淡水區相間分布。淺層水主要靠大氣降水和地表水滲透補充,深層淡水在過去相對豐富,埋藏度近70%的地域在100~250m之間。
該區地下水按埋藏條件為第四系孔隙潛水類型。區域地下水以大氣降水及徒駭河水系的滲透為補給來源,以地表蒸發、人工抽取及緩徑流為排泄方式。根據區域水文地質資料,從水位長期動態資料看,地下水位隨季節而變化,其水位季節變化規律一般在2~5月水位較低(年內枯水期),在7~10月水位較高(年內豐水期),地下水位年變化幅值一般為1.0m左右。
(3)地震強度
依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01(2016年版)劃分,項目區基本地震烈度為7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15g,所屬的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二組。
(三)氣象
聊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且具有冬寒少雪、春旱多風、夏熱多雨、秋晴日照長的自然特點。春末夏初,偏南風較多,且風速較大,夏季雷雨時風速大,時間短,有時風力達10級以上,秋季風速小,冬季北風較多且風速大。春旱、夏澇、晚秋又旱的氣候特點,是造成聊城經濟技術開發區旱澇災害頻繁發生的主要原因。
根據聊城市氣象局(1956年-2017年)資料統計,項目區多年平均氣溫為13.5℃,≥10℃的年積溫為4404~4524℃。年平均風速2.1m/s,多年平均大風日數50天。多年平均降水量為562.8mm,年最大降雨量達到948.1mm,年最小降雨量僅243.9mm。項目區多年最大24小時降雨量為322.3mm。最大凍土深度420mm。無霜期195天,宜于作物生長。各氣象要素詳見表1.2-1。
表1.2-1 項目區主要氣象指標匯總表
項目 |
單位 |
統計值 |
備注 |
全年≥10℃積溫 |
℃ |
4404~4524 |
資料來源: 聊城市氣象局1956~2017年氣象資料。 |
多年平均氣溫 |
℃ |
13.5 |
|
多年平均降水量 |
mm |
562.8 |
|
最大年降水量 |
mm |
948.1 |
|
最小年降水量 |
mm |
243.9 |
|
歷年最大1d降水量 |
mm |
322.3 |
|
多年平均蒸發量 |
mm |
1038.2 |
|
年均日照時數 |
h |
2346 |
|
多年平均無霜期 |
d |
195 |
|
歷年平均風速 |
m/s |
2.1 |
|
全年主導風向 |
|
NNW/NNE |
|
多年大風日數 |
d |
25 |
|
最大凍土深度 |
cm |
42 |
|
最大積雪深度 |
cm |
13 |
|
風季 |
|
11月至次年4月 |
|
雨季 |
|
6-9月 |
(四)水文
聊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屬海河流域,河流較多,水系發達,區域內及區域附近的主要地表河流有徒駭河、周公河、小湄河、四新河、茌新河等。其中周公河、小湄河、四新河為徒駭河支流。
(五)土壤
聊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土壤主要受黃河沖擊沉積的影響,使得該區土壤具有圖土層深厚,沙粘相間;以粉砂粒為主,凝聚性差、毛管作用強烈;以及土壤呈中性至微咸性,自然肥力低等特點。依據質地劃分為沙土、沙壤土、輕壤土、中壤土、重壤土和粘土等;依據土壤發生學分類,有脫潮土、潮土、鹽化潮土、濕潮土、潮鹽土和風沙土等。
(六)植被
聊城經濟技術開發區植被類型屬于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區,植物資源豐富,種類繁多,分布廣泛。農業植被主要有小麥、玉米等;林木植被有楊、桐、槐、柳、榆等;經濟林果主要有梨、蘋果、棗等;灌木植被主要有紫穗槐、黃荊等;草被群落主要有白茅、馬伴、狗尾草等,現狀年項目區林草覆蓋率達到37%。
(七)涉及水土保持敏感區情況
項目不涉及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水功能一級區的保護區和保留區、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地、地質公園、森林公園以及重要濕地等。
1.2.2 水土流失及防治情況
項目建設地點位于聊城經濟技術開發區,根據《聊城經濟技術開發區水土保持規劃(2016-2030年)》(聊城經濟技術開發區農村工作辦公室 2018年),項目區屬于聊城經濟技術開發區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
根據《全國水土保持區劃(試行)》(辦水保[2012]512號),聊城市茌平區屬北方土石山區(北方山地丘陵區)-華北平原區-黃泛平原防沙農田防護區(三級區域代碼Ⅲ-5-3fn)。項目所在區域容許土壤流失量為200t/(km2·a)。
根據2019年東昌府區(含聊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土壤侵蝕圖,本項目區域內侵蝕類型及強度為水力微度侵蝕,土壤侵蝕模數背景值500t/(km2·a)。
2 水土保持方案和設計情況
2012年7月,聊城市恒源再生水工程有限公司委托城市建設研究院編制完成了《聊城經濟開發區再生水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
2015年9月,建設單位委托聊城市規劃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完成了項目各單位工程的施工圖設計,主體工程設計中包含了水土保持的內容,在實際施工中將水保措施納入到工程建設管理中。
2019年8月,聊城市恒源再生水工程有限公司自行編制了《聊城經濟開發區再生水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送審稿)》;2019年10月28日,聊城經濟技術開發區行政審批服務局以聊開水保字〔2019〕3號對《聊城經濟開發區再生水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報批稿)》進行了批復。
根據《水利部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變更管理辦法(試行)》(辦水保 [2016]65 號)第三條規定“水土保持方案經批準后,生產建設項目地點、規模發 生重大變化,……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增加30%以上或者開挖填筑土石方總量 增加30%以上或……或施工道路、伴行道路等長度增加20%以上或者……生產 建設單位應當補充或者修改水土保持方案,報原審批機關審批。”及第四條規定 “水土保持方案實施過程中,表土剝離量減少30%以上的或植物措施總面積減少 30%以上或水土保持重要單位工程措施體系發生變化,可能導致水土保持功能顯 著降低或喪失的,生產建設單位應補充或者修改水土保持方案,報原審批機關審 批”。
該項目編報水土保持方案時,項目已基本完工。經復核,項目建設地點、規模、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未發生重大變化;批復的水土保持方案設計的各項措施已基本實施,水土保持重要單位工程措施體系未發生重大變化。因此,本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無變更。
本項目水土保持后續設計納入主體一并設計。且項目已建設完成,在水土保持防治責任范圍內,根據工程實際情況,項目區已建成較為完善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體系,已形成完整的水土保持防護體系,項目區不需布設新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根據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及其批復文件,確定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共計1.29hm2,其中生產管理區0.27hm2、道路廣場區0.70hm2、綠化區0.32hm2。
根據遙感監測、現場實際調查測量監測,結合建設資料,確定本工程建設期實際發生的防治責任范圍面積為1.29hm2,實際發生的防治責任范圍與方案一致,本項目實際發生防治責任范圍變化見表3.1-1。
表 3.1-1 水土保持方案確定與實際發生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對照表
序號 |
項目名稱 |
水土保持方案確定面積(hm2) |
實際發生(hm2) |
備注 |
1 |
生產管理區 |
0.27 |
0.27 |
永久占地 |
2 |
道路廣場區 |
0.70 |
0.70 |
永久占地 |
3 |
綠化區 |
0.32 |
0.32 |
永久占地 |
合計 |
1.29 |
1.29 |
|
本項目未涉及棄渣場,因此不存在棄土棄渣場的制約性因素。
3.3 取土場設置
本項目土石方均來自自身挖方,不單獨設置取土場,因此不存在取料場的制約性因素。
3.4.1 方案設計水土保持措施總體布局
水土保持措施布局總體思路是:以防治水土流失、恢復植被、改善項目區周圍的環境、保護主體工程正常安全運行為最終目的,以對周邊環境和安全不造成負面影響為出發點,配合主體工程設計進行綜合規劃布設水土流失防治措施體系。防治措施總體布局應該按照系統工程原理,處理好局部與整體、單項與綜合、眼前與長遠的關系,爭取以投資省、效益好、可操作性強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內的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方案設計的措施主要為工程措施、植物措施、臨時措施。工程措施包括土地整治、排水工程、鋪裝植草磚;植物措施包括種植喬木、灌木、撒播種草;臨時措施包括彩鋼板圍擋、臨時排水溝、臨時沉沙池、袋裝土攔擋和防塵網覆蓋。具體見水土流失防治措施體系圖。水土保持方案設計防治措施布局見表3.4-1。
表 3.4-1 水土保持方案設計防治措施布局
分區 |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
||
工程措施 |
植物措施 |
臨時措施 |
|
生產管理區 |
排水工程416m; |
/ |
彩鋼板圍擋520m2; |
道路廣場區 |
土地整治0.07hm2;植草磚0.07hm2;排水工程668m; |
栽植喬木24株; |
臨時排水溝668m;臨時沉沙池1座; |
綠化區 |
土地整治0.32hm2; |
綠化面積0.32hm2,栽植喬木86株,栽植灌木6000株,撒播種草0.16hm2; |
編織袋裝土攔擋及拆除74m3,防塵網覆蓋660m2; |
3.4.2 實際水土保持措施布局
項目區實際水保持措施布設為: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臨時防護工程有機結合,充分發揮工程措施的控制性和時效性,在短時期內遏制或減少水土流失,利用水保林草蓄水保土,從而達到防止水土流失的目的。通過查閱施工資料和與施工單位溝通,項目實際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布局和水土保持方案設計的水土保持措施布局相比變化不大。結合工程實際情況對水土保持措施的總體布局和具體設計進行適度調整是合理的、適宜的。
表 3.4-2 水土保持實際防治措施布局與方案設計的對比
序號 |
項目分區 |
方案設計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
實際實施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
1 |
生產管理區 |
排水工程、彩鋼板圍擋 |
排水工程、彩鋼板圍擋 |
2 |
道路廣場區 |
土地整治、排水工程、植草磚;綠化;臨時排水溝、臨時沉沙池 |
土地整治、排水工程、植草磚;綠化;臨時排水溝、臨時沉沙池 |
3 |
綠化區 |
土地整治;綠化;編織袋裝土攔擋及拆除 |
土地整治;綠化;編織袋裝土攔擋及拆除 |
3.5 水土保持措施完成情況
3.5.1 工程措施完成情況
通過各參建單位的共同努力,使方案設計的工程措施得到落實。各單位在施工過程中,以控制人為造成的水土流失和擾動地貌恢復為主。本項目實際實施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情況如下:
經查閱施工資料,并結合《聊城經濟開發區再生水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報批稿)》,確定本項目工程措施實施情況為:
表3.5-1 方案設計工程措施與實際實施工程措施對比表
措施類型 |
分區 |
措施名稱 |
單位 |
方案批復 工程量 |
實際完成 工程量 |
增減 |
工程措施 |
道路管理區 |
排水工程 |
m |
416 |
416 |
0 |
道路廣場區 |
排水工程 |
m |
668 |
668 |
0 |
|
土地整治 |
hm2 |
0.07 |
0.07 |
0 |
||
鋪設植草磚 |
hm2 |
0.07 |
0.07 |
0 |
||
綠化區 |
土地整治 |
hm2 |
0.32 |
0.32 |
0 |
根據項目區現場實施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比對批復的水土保持方案設計工程措施,實際實施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與方案一致,原因是水土保持方案介入時,各項工程措施已完工,方案中的措施量為實際發生工程量。
從現場勘查情況看,現有的各項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已發揮作用。項目區沒有產生水土流失危害,生產運營正常。本工程的工程措施完成量整體上可達到驗收標準。
2.植物措施
經查閱施工資料,并結合《聊城經濟開發區再生水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報批稿)》,確定本項目植物措施實施情況為:
表 3.5-2 方案設計植物措施與實際實施植物措施對比表
措施 類型 |
分區 |
|
方案設計工程量 |
實際完成工程量 |
增減 情況 |
||
苗木品種 |
單位 |
數量 |
數量 |
||||
植物 措施 |
道路廣場區 |
喬木 |
白蠟 |
株 |
20 |
20 |
0 |
櫻花 |
株 |
4 |
4 |
0 |
|||
穴播種草 |
hm2 |
0 |
0.03 |
+0.03 |
|||
綠化區 |
喬木 |
棕櫚 |
株 |
17 |
17 |
0 |
|
雪松 |
株 |
4 |
4 |
0 |
|||
女貞 |
株 |
10 |
10 |
0 |
|||
廣玉蘭 |
株 |
18 |
18 |
0 |
|||
海棠 |
株 |
3 |
3 |
0 |
|||
石榴 |
株 |
2 |
2 |
0 |
|||
灌木 |
紫荊 |
株 |
6000 |
6000 |
0 |
||
撒播種草 |
hm2 |
0.16 |
0.16 |
0 |
根據項目區現場實施的水土保持植物措施,比對批復的水土保持方案設計植物措施,增加了穴播植草措施,其它各項水土保持植物措施與方案一致。
經查閱施工資料,并結合《聊城經濟開發區再生水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報批稿)》,確定本項目臨時措施實施情況為:
措施類型 |
分區 |
防治措施 |
單位 |
方案設計 工程量 |
實際完成 工程量 |
增減 |
臨時措施 |
生產管理區 |
彩鋼板圍擋 |
m2 |
520 |
520 |
0 |
道路廣場區 |
臨時排水溝 |
m |
668 |
668 |
0 |
|
臨時沉沙池 |
個 |
1 |
1 |
0 |
||
綠化區 |
袋裝土攔擋及拆除 |
m3 |
74 |
74 |
0 |
|
防塵網覆蓋 |
m2 |
660 |
660 |
0 |
根據項目區現場實施的水土保持臨時措施,比對批復的水土保持方案設計臨時措施,實際實施的水土保持臨時措施與方案一致,原因是水土保持方案介入時,各項臨時措施已完工,方案中的措施量為實際發生工程量。
工程施工期間,工程采取了臨時覆蓋、臨時排水、臨時攔擋等防護措施,使水土流失面積大為減少,未產生較大的水土流失危害,臨時措施能夠達到驗收標準。
3.6 水土保持投資完成情況
3.6.1 水土保持方案批復投資
根據批復的水土保持方案,本項目水土保持工程總投資為53.55萬元。其中工程措施費23.63萬元,植物措施費5.32萬元,臨時措施費3.39萬元,獨立費用18.15萬元,基本預備費1.51萬元,水土保持補償費1.55元。
表 3.6-1 批復方案水土保持投資情況表 單位:萬元
工程或費用名稱 |
建安 工程費 |
林草工程費 |
獨立 費用 |
合計 |
||
栽植費 |
林草及種子費 |
小計 |
||||
第一部分 工程措施 |
23.63 |
|
|
|
|
23.63 |
一、生產管理區 |
8.32 |
|
|
|
|
8.32 |
二、道路廣場區 |
15.09 |
|
|
|
|
15.09 |
三、綠化區 |
0.22 |
|
|
|
|
0.22 |
第二部分 植物措施 |
|
|
|
5.32 |
|
5.32 |
一、生產管理區 |
|
|
|
|
|
|
二、道路廣場區 |
|
|
|
0.14 |
|
0.14 |
三、綠化區 |
|
|
|
5.18 |
|
5.18 |
第三部分 臨時工程 |
3.39 |
|
|
|
|
3.39 |
一、臨時防護工程 |
2.96 |
|
|
|
|
2.96 |
二、其他臨時工程 |
0.43 |
|
|
|
|
0.43 |
第四部分 獨立費用 |
|
|
|
|
|
18.15 |
一、建設單位管理費 |
|
|
|
|
|
0.65 |
二、勘測設計費 |
|
|
|
|
|
5.00 |
三、水土流失監測費 |
|
|
|
|
|
8.00 |
四、水土保持設施驗收費 |
|
|
|
|
|
4.50 |
第一至四部分合計 |
|
|
|
|
|
50.49 |
預備費 |
|
|
|
|
|
1.51 |
其中:基本預備費 |
|
|
|
|
|
1.51 |
工程總投資 |
|
|
|
|
|
52.00 |
水土保持補償費 |
|
|
|
|
|
1.55 |
總投資 |
|
|
|
|
|
53.55 |
3.6.2 水土保持完成投資變化對比情況
1、工程措施
實際實施工程措施較方案批復投資相比增加14.69萬元,投資具體變化情況詳見表3.6-2。
表3.6-2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投資對比表
工程或 費用名稱 |
單位 |
方案設計工程量 |
實際完成工作量 |
增減 |
方案設計投資(萬元) |
實際完成投資(萬元) |
增減 |
第一部分: 工程措施 |
|
|
|
|
23.63 |
38.32 |
+14.69 |
一、生產管理區 |
|
|
|
|
8.32 |
12.48 |
+4.16 |
1、排水工程 |
m |
416 |
416 |
0 |
8.32 |
12.48 |
+4.16 |
一、道路廣場區 |
|
|
|
|
15.09 |
25.68 |
+10.59 |
1、排水工程 |
m |
668 |
668 |
0 |
13.36 |
20.04 |
+6.68 |
2、土地整治 |
hm2 |
0.07 |
0.07 |
0 |
0.05 |
0.04 |
-0.01 |
3、鋪設植草磚 |
hm2 |
0.07 |
0.07 |
0 |
1.68 |
5.60 |
+3.92 |
二、綠化區 |
|
|
|
|
0.22 |
0.16 |
-0.06 |
1、土地整治 |
hm2 |
0.32 |
0.32 |
0 |
0.22 |
0.16 |
-0.06 |
2、植物措施
實際實施植物措施較方案批復投資相比增加2.02萬元,投資具體變化情況詳見表3.6-3。
表3.6-3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投資對比表
工程或費用名稱 |
單位 |
方案設計工程量 |
實際完成工作量 |
增減 |
方案設計投資(萬元) |
實際完成投資(萬元) |
增減 |
第二部分: 植物措施 |
|
|
|
|
5.32 |
7.34 |
+2.02 |
一、道路廣場區 |
|
|
|
|
0.14 |
1.32 |
+1.18 |
1、栽植喬木 |
株 |
24 |
24 |
0 |
0.14 |
1.20 |
+1.06 |
2、穴播種草 |
hm2 |
0 |
0.03 |
+0.03 |
0 |
0.12 |
+0.12 |
二、綠化區 |
|
|
|
|
5.18 |
6.02 |
+0.84 |
1、栽植喬木 |
株 |
86 |
86 |
0 |
0.47 |
4.30 |
+3.83 |
2、栽植灌木 |
株 |
6000 |
6000 |
0 |
4.65 |
1.08 |
-3.57 |
3、撒播種草 |
hm2 |
0.16 |
0.16 |
0 |
0.06 |
0.64 |
+0.58 |
3、臨時措施
實際實施臨時措施較方案批復投資相比增加2.45萬元,投資具體變化情況詳見表3.6-4。
表3.6-4 水土保持臨時措施投資對比表
工程或費用名稱 |
單位 |
方案設計工程量 |
實際完成工作量 |
增減 |
方案設計投資(萬元) |
實際完成投資(萬元) |
增減 |
第三部分:臨時措施 |
|
|
|
|
3.39 |
5.84 |
+2.45 |
A臨時工程費 |
|
|
|
|
2.96 |
5.16 |
+2.20 |
一、生產管理區 |
|
|
|
|
0.94 |
1.01 |
+0.07 |
1、彩鋼板圍擋 |
m2 |
520 |
520 |
0 |
0.94 |
1.01 |
+0.07 |
二、道路廣場區 |
|
|
|
|
0.39 |
3.50 |
+3.11 |
1、臨時排水溝 |
m |
668 |
668 |
0 |
0.18 |
2.00 |
+1.82 |
2、臨時沉沙池 |
座 |
1 |
1 |
0 |
0.21 |
1.50 |
+1.29 |
三、綠化區 |
|
|
|
|
1.63 |
0.65 |
-0.98 |
1、臨時編織袋裝土攔擋及拆除 |
m3 |
74 |
74 |
0 |
1.26 |
0.48 |
-0.78 |
2、防塵網覆蓋 |
m2 |
660 |
660 |
0 |
0.37 |
0.17 |
-0.20 |
B其他臨時工程費 |
|
|
|
|
0.43 |
0.68 |
+0.25 |
4、水土保持投資整體變化情況及原因分析
批復的水土保持方案設計總投資為53.55萬元,根據施工結算,實際完成的水土保持措施投資為69.53萬元,相比原批復的水土保持總投資增加了15.98萬元,其中工程措施費增加了14.69萬元,植物措施費增加了2.02萬元,臨時措施費增加了2.45萬元,獨立費用減少了0.12萬元。本項目整體投資對比情況具體見表3.6-5。
表3.6-5 項目水土保持投資對比情況表
工程或費用名稱 |
方案設計 |
實際實施 |
增減 |
第一部分:工程措施 |
23.63 |
38.32 |
+14.69 |
第二部分:植物措施 |
5.32 |
7.34 |
+2.02 |
第三部分:臨時措施 |
3.39 |
5.84 |
+2.45 |
第四部分:獨立費用 |
18.15 |
18.03 |
-0.12 |
一、建設單位管理費 |
0.65 |
1.03 |
+0.38 |
二、勘測設計費 |
5.00 |
5.00 |
0.00 |
三、水土保持監測費 |
8.00 |
6.00 |
-2.00 |
四、水土保持監理費 |
0.00 |
0.00 |
0.00 |
五、水土保持設施驗收費 |
4.50 |
6.00 |
+1.50 |
第一至四部分合計 |
50.49 |
69.53 |
+19.04 |
預備費 |
1.51 |
0.00 |
-1.51 |
其中:基本預備費 |
1.51 |
0.00 |
-1.51 |
水土保持補償費 |
1.55 |
0.00 |
-1.55 |
總投資 |
53.55 |
69.53 |
+15.98 |
變化原因:
工程措施費增加了14.69萬元,實際完成工程措施量與方案設計一致,綜合單價比方案設計高;
植物措施費增加了2.02萬元,實際完成植物措施量與方案設計一致,綜合單價比方案設計高;
臨時措施費增加了2.45萬元,實際完成的臨時措施量與方案設計一致,綜合單價比方案設計高;
獨立費用減少了0.12萬元,水土保持監測費用、水土保持設施驗收費用均按照合同價格。
4.1.1 管理體系及管理制度
工程建設全面實行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標投標制和工程監理制,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設與管理亦納入整個工程的建設管理體系中。聊城經濟開發區再生水工程在工程建設管理過程中,嚴格執行工程招標投標制,由公開招標擇優選擇施工隊伍和監理單位,通過招標進行整個工程的建設。
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設監理由工程建設監理統一進行組織和安排,充分發揮監理工程師的作用,建立了以監理工程師為中心、各工程師代表分工負責的全過程、全方位的質量監理體系,將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設與管理亦納入到了整個工程的建設管理體系中,對工程建設的建設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1.2 建設單位質量管理體系
質量管理推行建設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和施工單位四方質量管理責任制。建設單位負責施工前組織設計文件交底和設計審查,施工中組織工程質量檢查,完工后組織工程交工驗收,建立健全項目檔案,全過程自覺接受政府質量監督部門的監督。在建設過程中,建設單位對主動制定了質量保證文件體系、質量保證分級、質量驗證體系、質量保證、質量控制等管理體系。
建設單位將各項水土保持措施同主體工程一起納入質量管理體系之中。在工程準備初期為確保各項水土保持措施落到實處,加強了工程招投標、合同管理等方面工作。在工程建設管理中,始終堅持“目標明確、職責分明、控制有力、監督到位、及時總結、不斷改進”的原則,按照國家基建項目管理要求,認真貫徹執行業主負責制、招標投標制、合同管理制的建設管理原則,嚴格按照“服務、協調、督促、管理”的八字方針,積極推行“四位一體”的運作機制,把搞好工程建設服務作為第一任務,為設計、監理、施工單位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和施工條件,使工程質量、安全、進度、投資得到良好的平衡和控制。
為加強工程質量管理,實現工程總體目標,建設單位在開工初期就成立了水土保持工作組,指派專人予以負責,制定了一系列質量管理制度,明確質量責任,防范建設中不規范行為。一是建立健全質量監督管理體系,各項目部設立了專門的質量管理部門,并配備了專職質量管理人員和監督驗收人員。二是實行全面質量管理,施工單位的三級質檢員、特殊工種的作業人員、試驗室、計量器具和分包單位,必須通過資質審查后才能上崗。三是落實質量責任制,明確項目第一負責人同時也是質量負責人,做到凡事有人負責,有人監督,有人檢查,有據可查。四是結合工程實際情況,編制了《施工質量檢驗項目劃分表》,并確定土建分部工程合格率95%以上。五是督促承包人嚴格落實“三檢”(自檢、復檢、終檢),建立了“承包單位班組自檢、承包單位復檢、工程師終檢”的三級質量管理模式,層層落實質量管理責任制,形成了上下貫通、內外一體的質量保證體系。
4.1.3 設計單位質量管理體系
工程的主體設計單位為聊城市規劃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水土保持方案編制單位為聊城市恒源再生水工程有限公司。設計單位負責建立健全設計質量保障體系,加強設計全過程質量控制,建立完整的設計文件的編制、復核、審核、會簽和批準制度,明確專業負責人和責任人,委派設計代表、做好設計交底。設計單位質量保證體系與措施如下:
1、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行業建設法規、技術規程、標準和合同進行設計,為工程的質量管理和質量監督提供技術支持。
2、建立健全設計質量保證體系,層層落實質量責任制,簽訂質量責任書,并報公司核備。加強設計過程質量控制,按規定履行設計文件及施工圖紙的審核、會簽批準制度,確保設計成果的正確性。
3、嚴格履行施工圖設計合同,按批準的供圖計劃及工程進度要求提供合格的設計文件和施工圖紙。
4、對施工過程中參建各方發現并提出的設計問題及時進行檢查和處理,對因設計造成的質量事故提出相應的技術處理方案。
5、在各階段驗收中,對施工質量是否滿足設計要求提出評價。
6、設計單位應按施工需要,提出必要的技術資料,項目設計大綱等,并對資料的準確性負責。
4.1.4 監理單位質量管理體系
本項目主體工程監理合并水土保持監理,工程的水土保持監理單位為聊城市誠信建設監理有限公司。監理單位質量保證體系與措施如下:
1、監理部門嚴格按照公司授權及合同規定,對施工單位實行全過程監理。
2、監理單位監督承建單位按技術規范、施工圖紙及批準的施工方法和工藝施工,對施工過程中的實際資源配備、工作情況和質量問題等進行核查,并進行詳細記錄。監理單位從場坪起至工程完工為止,從所用材料到工程質量進行全面監理,還承擔必要的工程技術管理、資料收集和資料整編等工作。
3、監理單位嚴格執行國家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嚴格履行監理合同,代表建設單位對施工質量實施監理,對施工質量負有監督、控制、檢查責任,并對施工質量承擔監理責任。
4、根據監理合同,派出與監理業務相適應的監理機構,監理工程師均持證上崗,一般監理人員都經過崗前培訓。
5、監理人員要按規定采取旁站、巡視和平行檢驗等形式,按作業程序即時跟班到位進行監督檢查;對達不到質量要求的工程不簽字,并責令返工,向建設單位報告。
6、審查施工單位的質量體系,督促施工單位進行全面質量管理。
7、從保證工程質量及全面履行工程承建合同出發,對工程建設實施過程中的設計質量負有核查、簽發施工圖紙及文件的責任;審查批準施工單位提交的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技術措施;指導監督合同中有關質量標準、要求的實施。
8、組織或參加工程質量事故的調查、事故的處理方案審查,并監督工程質量事故的處理。
9、及時組織進行單元工程的質量簽證與質量評定,組織進行分部工程驗收與質量評定,做好工程驗收工作。
10、用于工程的建筑材料等,未經監理工程師簽字不得在工程上使用或者安裝,施工單位不得進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11、定期向質量監督項目站報告工程質量情況,對工程質量情況進行統計、分析與評價。
4.1.5 質量監督單位質量管理體系
根據本工程的規模和特點,項目經理部采用直線職能式的管理模式下設技術 組、施工組、安質組、物資組、機械組、核算組和創優組等職能部門。
質量監督單位依據國家有關法規和部頒的技術規范、規程和質量檢驗評定標 準,對工程質量進行強制性的監督管理。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和監理 單位在工程實施階段都必須接受質量監督站的監督。質量監督單位在工作中做到 了制度到位、人員到位、監管到位,在依法進行工程質量管理、規范質量監督行 為的同時,著重檢查建設各方的質量管理體系和質量行為。派監督人員到現場巡 視、抽查工程質量,針對施工中存在的質量問題提出整改意見。對監理、設計和 施工單位的資質進行復核。對建設、監理單位的質量檢查體系和施工單位的質量 保證體系以及設計單位現場服務等實施監督檢查。監督檢查技術規程、規范和質 量標準的執行情況。檢查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和建設單位對工程質量檢驗和質量 評定情況。參加單位工程、分部工程及重要隱蔽工程和關鍵部位的單元工程驗收, 核定工程等級。
4.1.6 施工單位質量管理體系
本項目施工單位為碧水藍天環境工程有限公司,施工單位建立健全施工質量保障體系,推行全面質量管理和質量認證,制定和完善崗位質量規范、質量責任及考核辦法,實施自檢、互檢和交接檢工作,依規定處理質量事故和質量缺陷。施工單位質量保證體系與措施如下:
1、建立本單位水土保持工作領導機構,制定專職人員負責水土保持工作。
2、組織本單位人員開展有關水土保持法規的學習,進行有關水土保持的宣傳教育工作。
3、根據國家關于建設項目中的水土保持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的“三同時”原則,嚴格按照審核批準的施工圖、施工方案、施工措施進行施工,確保施工進度和質量。
4、施工組織設計、變更必須經工程師審核后方可施工。
5、施工組織設計、相關圖紙資料保存完好,并及時提交項目法人單位留存備查。
6、參與項目法人水土保持工程各階段驗收工作。
項目各防治分區水土保持工程質量評定結果及結論引用監理單位及建設單位質量評定意見及結論,具體分析如下:
4.2.1 項目劃分及結果
根據《水土保持工程質量評定過程(SL336-2006)》,本工程共劃分5個單位工程,7個分部工程,36個單元工程,劃分原則如下:
1、單位工程:單位工程按照工程類型和便于質量管理等原則進行劃分,本項目單位工程劃分為土地整治工程、防洪排導工程、降水蓄滲工程、植被建設工程、臨時防護工程。
2、分部工程:在單位工程的基礎上按照功能相獨立、工程類型相同的原則劃分。
本項目分部工程劃分為土地整治、鋪設植草磚、排水工程、景觀綠化、臨時排水、臨時堆土袋裝土攔擋、防塵網覆蓋等7個分部工程。
3、單元工程:主要按規范規定,結合工種、工序、施工的基本組成劃分,是工程質量評定、工程計量審核的基礎。工程質量評定項目劃分一覽表4.2-1。
表4.2-1 工程質量評定項目劃分一覽表
單位工程 |
分部工程 |
分區 |
單位 |
工程量 |
單元工程 |
單元工程劃分標準 |
土地整治工程 |
土地整治 |
道路廣場區 |
hm2 |
0.07 |
1 |
1hm2 /個 |
綠化區 |
hm2 |
0.32 |
1 |
1hm2 /個 |
||
降水蓄滲工程 |
植草磚工程 |
道路廣場區 |
hm2 |
0.07 |
7 |
100m2/個 |
防洪排導工程 |
排水工程 |
生產管理區 |
m |
416 |
5 |
100m/個 |
道路廣場區 |
m |
668 |
7 |
100m/個 |
||
植被建設工程 |
景觀綠化 |
綠化區 |
hm2 |
0.32 |
4 |
0.1hm2 /個 |
臨時防護措施 |
臨時排水溝 |
道路廣場區 |
m |
668 |
7 |
100m/個 |
臨時堆土袋裝土攔擋 |
綠化區 |
m3 |
74 |
2 |
50m3/個 |
|
防塵網覆蓋 |
綠化區 |
m2 |
660 |
2 |
500m2/個 |
|
合計 |
|
|
|
|
36 |
|
4.2.2 工程質量評定標準
根據《水土保持工程質量評定過程(SL336-2006)》等國家、行業有關技術標準,對本項目區內實施的水土保持措施進行評價,評價內容包括單位工程、分部工程及單元工程,質量等級評定標準見表4.2-2。
表4.2-2 質量等級評定標準
項目 |
質量等級 |
評定標準 |
分部工程 |
合格 |
①單元工程質量全部合格; ②中間產品質量及原材料質量全部合格; |
優良 |
①單元工程質量全部合格,其中有50%以上達到優良,主要單元工程、重要隱蔽工程及關鍵部位的單元工程優良,且未發生過質量事故; ②中間產品質量及原材料質量全部合格; |
|
單位工程 |
合格 |
①分部工程質量全部合格; ②中間產品質量及原材料質量全部合格; ③大中型工程外觀質量得分率達到70%以上; ④施工質量檢驗資料基本齊全; |
優良 |
①分部工程質量全部合格,其中有50%以上達到優良,主要分部工程質量優良,且施工過程中未發生過重大質量事故; ②中間產品質量及原材料質量全部合格; ③大中型工程外觀質量得分率達到85%以上; ④施工質量檢驗資料基本齊全; |
|
總體質量 評定 |
合格 |
單位工程質量全部合格的工程可評為合格; |
優良 |
單位工程質量全部合格的工程可評為合格,其中有50%以上的單位工程質量優良,且主要單位工程質量優良; |
4.2.3 措施質量評定
工程措施質量評定采用現場抽查的方式,以技術文件、施工檔案為依據,進行工程量完成情況及外觀質量檢測的評定工作,方法是抽樣復核與調查、重要單位工程面檢查、其它單位工程則核查關鍵部位。
本次評定檢查按照突出重點、涵蓋各種水保措施類型的原則,在查閱工程設計、監理、分部工程驗收資料的基礎上,通過檢查施工記錄,評估隱蔽工程質量是否符合要求:通過現場量測工程外型尺寸,估算完成工程量,并與上報的工程量核對;通過現場量測和觀察,檢查工程外觀質量和工程缺陷;通過工程設計、施工、監理資料和現場檢查結果,分析工程運行情況,綜合評價質量等級。
水土保持植物措施質量評定主要采取查閱相關資料,并結合調查核實的方法。根據植物措施實施點位多、各區域相對集中的特點,植物措施調查主要采用全面調查和抽樣調查相結合的方式。評定組通過分析建設單位提供的資料及現場調查,按植物措施實施順序進行檢查,以成活率、合格率和外觀質量來確定植物措施的優劣。臨時措施主要通過查閱工程施工、監理等方面的資料,并對項目區周邊群眾通過問卷調查、走訪復核臨時措施實施到位情況。
本項目措施質量評價情況見表4.2-3所示。
表4.2-3 項目質量等級評定一覽表
單位工程 |
分部工程 |
單元工程劃分(個) |
|||||||||||||||
生產管理區 |
道路廣場區 |
綠化區 |
合計 |
||||||||||||||
名稱 |
質量 評定 |
名稱 |
質量 評定 |
數量 |
合格數 |
優良數 |
數量 |
合格數 |
優良數 |
數量 |
合格數 |
優良數 |
數量 |
合格數 |
優良數 |
合格率 |
優良率 |
土地整治工程 |
優良 |
土地整治 |
優良 |
|
|
|
1 |
1 |
0 |
1 |
1 |
1 |
2 |
2 |
1 |
100% |
50% |
降水蓄滲工程 |
優良 |
植草磚工程 |
優良 |
|
|
|
7 |
7 |
5 |
|
|
|
7 |
7 |
5 |
100% |
71.4% |
防洪排導工程 |
優良 |
排水工程 |
優良 |
5 |
5 |
4 |
7 |
7 |
6 |
|
|
|
12 |
12 |
10 |
100% |
83.3% |
植被建設工程 |
優良 |
景觀綠化 |
優良 |
|
|
|
|
|
|
4 |
4 |
3 |
4 |
4 |
3 |
100% |
75% |
臨時防護措施 |
優良 |
臨時排水 |
優良 |
|
|
|
7 |
7 |
4 |
|
|
|
7 |
7 |
4 |
100% |
57.1% |
臨時堆土袋裝土攔擋 |
優良 |
|
|
|
|
|
|
2 |
2 |
1 |
2 |
2 |
1 |
100% |
50% |
||
防塵網覆蓋 |
優良 |
|
|
|
|
|
|
2 |
2 |
1 |
2 |
2 |
1 |
100% |
50% |
||
合計 |
|
|
|
|
|
|
|
|
|
|
|
36 |
36 |
25 |
|
|
本項目工程措施土地整治工程、降水蓄滲工程、防洪排導工程布局到位,工程措施質量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總體評價為優良,各項水保措施能有效發揮其各自的水土保持功能。
本項目綠化專項設計實施了綠化措施,植被成活率達到95%以上,景觀綠化工程合格率100%,優良率75%,景觀綠化工程評定為優良,植被建設工程質量評定為優良,綠化區域內林草成活率較高、效果明顯、林草品種選擇合理、運行期撫育管理工作有關負責,綠化層次分明、景觀鮮果較好,達到驗收要求。
工程在建設過程中,采取的臨時防護工程主要為臨時排水、臨時堆土袋裝土攔擋、臨時堆土防塵網覆蓋,通過評定臨時排水、臨時堆土袋裝土攔擋、臨時堆土防塵網覆蓋合格率100%,優良率分別為57.1%、50%、50%,臨時措施實施能夠滿足工程建設過程中水土保持需要,在工程建設期發揮了一定的防護作用,臨時防護工程總體評定為優良。
根據監理單位及建設單位質量評定意見及結論,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建設單位建立了完整的質量保證體系,相應的設計、監理、施工和質量監督單位都建立了相應的質量保證體系,使工程質量得到保證。水土保持設施的工程質量檢驗評定資料簽字齊全,監理對水土保持設施的質量驗收結論為合格。
通過查閱有關竣工資料及現場調查,對工程實施的各項水土保持措施涉及的 5個單位工程,7個分部工程都進行現場查勘,查勘結果表明:工程完成的水土保持措施已按設計要求完成,單位工程和分部工程總體質量優良。工程完成的水土保持措施質量檢驗和驗收評定程序符合要求,工程總體質量優良,已起到防治水土流失的作用。
項目各項水土保持設施建成運行后,由建設單位進行運行維護,如發現工程設施遭到破壞或雨季損毀,及時進行維護、加固和改造,以確保工程的安全;對于未成活或植被覆蓋率低的場地,及時進行植物補植。
從目前運行情況看,工程各項水土保持措施布局合理,保持較完好。雨季之后項目區內的工程措施完好、穩定性和安全性良好,無補修和補建現象發生;植物措施成活率較高、景觀效果良好,局部成活率和發芽率不好的區域已進行補植、補種工作,植物措施正在逐步發揮蓄水保土作用,隨著植被蓋度的提高,措施作用愈來愈明顯,有效維護了生態環境。
有關水土保持設施的管理責任落實到位,維護措施切實可行,維護責任落實到人,充分體現和發揮了建設期的各項措施作用,保證了各項水土保持設施初步運行良好,并取得了一定的水土保持效果。
5.2.1 水土流失治理度
水土流失治理度為:項目建設區水土流失治理達標面積占水土流失總面積的百分比。項目區水土流失防治面積為項目建設區擾動土地面積減去永久建筑物、減去道路硬化的面積;水土保持面積為水土流失區域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并使土壤流失量達到容許土壤流失量或以下的面積。
水土流失治理度*100%=98.8%
經統計,項目建成后永久建筑物與硬化治理達標面積0.89hm2,景觀綠化、植草磚等措施治理達標面積0.385hm2,水土流失治理達標面積共1.275hm2,水土流失總面積為1.29hm2,經計算水土流失治理度為98.8%。
5.2.2 土壤流失控制比
土壤流失控制比是指在項目建設區內,容許土壤流失量與治理后的平均土壤流失強度之比。
根據《土壤侵蝕分類分級標準》(SL190-2007),該區域屬于北方土石山區,土壤容許流失量為200t/(km2·a)。
土壤流失控制比 =1.0
項目建設完工后,工程各建設區大部分地表也硬化或綠化,在開挖的地表等采取了圍擋、覆蓋、排水等工程,減少土壤流失。本項目實施后,項目區平均土壤侵蝕模數為200/km2.a。項目區的容許土壤流失量為200t/km2.a,經計算得土壤流失控制比為1.0。
5.2.3 渣土防護率
渣土防護率是指項目建設區采取圍擋措施實際擋護的永久棄渣、臨時堆
土數量占永久棄渣和臨時堆土總量的百分比。
渣土防護率*100%=98.6%
根據企業提供資料,項目施工過程中臨時堆土0.71萬m3,實際擋護的堆土量為0.70萬m3。根據監測調查,本工程渣土防護率達到98.6%。
5.2.4 林草植被恢復率
林草植被恢復率指項目建設區內,林草類植被面積占可恢復林草植被(在目前經濟、技術條件下適宜于回覆林草植被)面積的百分比。
林草植被恢復率*100%=98.6%
本項目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內林草類植被面積為0.345hm2,可恢復林草植被面積0.35hm2(含植草磚穴播植草面積0.03hm2),經計算得林草植被恢復率為98.6%。
5.2.5 林草覆蓋率
林草覆蓋率是指項目建設區內的林草類植被面積占項目建設區面積的百分比。
林草覆蓋率*100%=27%
本項目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面積1.29hm2,林草類植被面積為0.35hm2,經計算得林草覆蓋率為27%。
5.2.6 水土保持效果達標情況
根據編制的《水土保持監測總結報告》,結合項目建設前后遙感影像可知,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指標均達到本方案執行的北方土石山區水土流失一級防治標準,水土流失治理度達到98.8%,土壤流失控制比達到1.0,渣土防護率達到98.6%,林草植被恢復率達到98.6%,林草覆蓋率達到27%。本項目防治目標達標情況見下表5.2-1所示。
表5.2-1 項目防治目標達標情況
防治目標 |
防治標準 |
方案確定目標值 |
防治達標值 |
達標情況 |
水土流失治理度(%) |
一級標準 |
95 |
98.8 |
達標 |
土壤流失控制比 |
一級標準 |
1.0 |
1.0 |
達標 |
渣土防護率(%) |
一級標準 |
98 |
98.6 |
達標 |
表土保護率(%) |
一級標準 |
/ |
/ |
/ |
林草植被恢復率(%) |
一級標準 |
97 |
98.6 |
達標 |
林草覆蓋率(%) |
一級標準 |
27 |
27 |
達標 |
項目建設竣工后針對項目建設情況和使用情況我單位先后共發放30份社會調查問卷,收到有效問卷27份(3份無效問卷填寫內容不全),問卷調查情況見表5.3-1、5.3-2。
表 5.3-1 問卷人員結構情況表
答卷人員結構 |
人數 |
所占比例(%) |
|
年齡 |
小于30歲 |
4 |
14.8 |
30歲~50歲 |
17 |
63.0 |
|
50歲以上 |
6 |
22.2 |
|
小計 |
27 |
100 |
|
職業 |
農民 |
4 |
14.8 |
商販 |
7 |
25.9 |
|
普通職工 |
16 |
59.3 |
|
小計 |
27 |
100 |
|
學歷 |
大專 |
5 |
18.5 |
高中 |
16 |
59.3 |
|
初中 |
3 |
11.1 |
|
小學 |
3 |
11.1 |
|
小計 |
27 |
100 |
表 5.3-2 問卷人員結構情況表
調查項目 |
評價 |
合計 |
|||||
好 |
一般 |
差 |
|||||
人數 |
% |
人數 |
% |
人數 |
% |
人數 |
|
項目建設后林草植被恢復情況 |
24 |
88.9 |
3 |
11.1 |
|
|
27 |
項目建設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
22 |
81.5 |
5 |
18.5 |
|
|
27 |
項目建設水土流失治理情況 |
24 |
88.9 |
3 |
11.1 |
|
|
27 |
項目建設期棄土、棄渣管理情況 |
20 |
74.1 |
7 |
25.9 |
|
|
27 |
項目建設擾動地表恢復情況 |
25 |
92.6 |
2 |
7.4 |
|
|
27 |
項目建設對社會經濟影響 |
26 |
92.3 |
1 |
3.7 |
|
|
27 |
從問卷調查表統計可以看出,項目建設完成后的林草植被恢復情況、項目建設水土流失治理情況得到了廣大市民的一致認可,但項目施工建設對周圍的環境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通過問卷調查,對由于本項目建設引起的水土流失現象和治理情況得到了積極認可,通過各項水土保持措施的實施,項目建設引起的影響可得到逐步消除,同時由于只是層次的不同,各部分人群對項目建設的意義認知度不同,但結果顯示建設水土流失的恢復和治理情況公眾是滿意的。
1、聊城經濟開發區再生水工程正式開工建設以后,聊城市恒源再生水工程有限公司設置了水土保持方案實施管理機構,負責經水行政主管審批的水土保持方案實施管理,配備1名專職工作人員,負責協調組織開展各項水土保持工作,落實水土保持方案。對各項水土保持措施進行目標管理,建立了項目負責制和嚴格的獎懲辦法,確保了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的順利安全實施與管理。
2、項目建設期間積極配合水行政主管部門,工程建設期間邀請主管部門對水土保持設施的建設情況進行監督和技術指導,保證水土保持方案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地按進度完成。
3、項目建設期間工作人員對水土保持方案的實施情況進行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抽查,施工結束后組織相關管理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對完工的水土保持設施進行檢查驗收。
4、水土保持措施的實施實行招投標制,在工程發標書中提出水土保持要求,將水土保持工程列入招標合同,以合同條款明確承包商應承擔的防治水土流失的責任、義務和懲罰措施。
聊城經濟開發區再生水工程參建單位情況:
建設單位:聊城市恒源再生水工程有限公司
主體設計單位:聊城市規劃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
施工單位:碧水藍天環境工程有限公司
監理單位:聊城市誠信建設監理有限公司
水土保持方案編制單位:聊城市恒源再生水工程有限公司
水土保持監測單位:山東邁特環境監測有限公司
水土保持設施驗收報告編制單位:碧水藍天環境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水土保持是我國一項基本國策,按照“誰開發誰保護、誰造成水土流失誰治理”的原則,建設單位在實施過程中建立健全了各項規章制度。項目在建設中,建設單位嚴格執行項目法人制、招投標制、工程監理制、合同管理制等制度,制定了涵蓋工程建設目標、合同管理、質量管理、技術管理、竣工驗收管理等方面的《工程建設管理辦法匯編》及實施細則,保證了工程建設全面順利地進行。
建設單位成立了實施水土保持工作組,健全領導與技術單位、工程技術人員之間的協調,主動與地方水土保持管理部門溝通,明確實施方案的目標責任制,確定實施、檢查、驗收的具體辦法和要求。水土保持方案在實施過程中,建章立制,確保水土保持方案的實施。落實水土保持專項監理,對水土保持工程的質量、投資和進度進行監控。在主體工程竣工驗收之前,成立了竣工驗收水土保持專項小組,根據水利部[2017]365號文《關于加強事中事后監管規范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設施自主驗收的通知》組織了自主驗收,并委托第三方編寫了水土保持設施驗收報告。
設計單位在水土保持方案批復后,將方案制定的防治措施內容和投資納入主體工程可研設計文件,并單獨成章。重大變更需按規定程序另行編制水土保持方案。水土保持工程的后續設計主要為水土保持方案的初步設計工作,初步設計工作應委托具有相關設計資質的單位完成,方案的初步設計要在評估方案的基礎上,按有關技術規范進行單項工程設計,將各項治理措施定點定位,并明確施工工序和工藝。
水土保持設施中的工程措施伴隨主體工程一并進行施工招標。水土保持設施建設納入了主體工程的建設管理,嚴格執行基本建設程序。為了更好地組織和協調工程建設期間的水土保持工作,建設單位委托聊城市誠信建設監理有限公司擔任水土保持監理工作。
1、招投標過程
水土保持措施按照招投標正常過程進行,明確了承包商的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水土保持要求、工程量、設計參數和費用計量支付辦法等內容,并在工程質量清單中反映。對參與項目投標的施工單位,進行了嚴格的資質審查,確保施工隊伍的技術素質,把好質量關。
2、合同情況
建設單位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同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水保方案編制單位、水保監測單位等均簽訂合同,雙方都嚴格按照合同得要求認真履行了自己的責任,為工程的施工能有序的進行創造了有利條件。
3、建設執行情況
項目各參建單位嚴格按照簽訂的合同履行自己的職責,出現問題時均按照合同上相關條款進行責任劃分和認定,直至質量缺陷和問題得到處理,由于合同的簽訂和嚴格執行保證了工程水土保持措施的質量,使施工質量始終處于受控狀態。
建設單位于2022年4月委托山東邁特環境監測有限公司對本項目展開水土保持監測工作,并組織水土保持監測技術人員進行了現場查勘,根據《水土保持監測技術規程》(SL277-2002)的技術要求編制相關報告。工程水土保持監測項目部共配置監測工程師1名、監測員2名,水土保持監測采取駐點監測的方式進行現場監測,監測頻率及內容基本符合相關規程規范及文件要求。工程水土保持監測共布設1處地面監測點位對本項目進行水土保持監測。
水土保持監測單位日常根據工程水土保持監測實施方案及相關文件規定的監測頻次要求開展水土保持監測數據收集和調查工作,并在數據分析的基礎上編制監測季報、年報等階段性報告;監測過程中發現問題首先通過口頭告知的方式通知業主,在階段性報告中提出或提交專題報告的方式報送建設單位,并及時跟蹤整改。
監測期間,監測單位按時向水行政主管部門匯報工程水土保持監測開展情況,并定期報送水土保持監測成果。
1、監測時段
監測時間從2022年4月開始,至2022年6月結束。
2、監測方法及頻次
本項目采用歷史遙感影像分析、現場調查、資料查閱等方法,對未開展水土保持監測期間的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狀況進行分析評價。監測過程中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數量及效果,水土流失影響因子、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生長情況等監測記錄1次。遇暴雨、大風等情況應及時加測。水土流失災害事件發生后1周內完成監測。
3、監測范圍
根據《聊城經濟開發區再生水工程水土保持監測總結報告》(2022年6月),本項目監測范圍包括項目建設區,監測范圍總面積為建設區1.29hm2。
4、監測報告主要結論
(1)本工程實際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總面積為1.29hm2。
(2)本項目建設過程中項目挖方總量0.71萬m3,填方總量0.71萬m3。
(3)通過實地監測、分析,本項目施工期間共產生土壤流失量約21t,水土保持措施實施極大程度減少了土壤流失。
(4)監測結果表明:各項水保措施布局合理,各種措施因地制宜,在不同分區中采用不同的防護形式,起到了防治水土流失的作用,水土保持設施滿足水土保持防治的需要。工程通過實施水土保持措施后,水土流失防治效果明顯,工程水土流失防治目標的監測達到值為水土流失治理度達到98.8%,土壤流失控制比達到1.0,渣土防護率達到98.6%,林草植被恢復率達到98.6%,林草覆蓋率達到27%。
(5)監測總結報告結論為:各項水土保持防護措施得到了全面、有效的落實,施工期間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水土保持設施運行現狀良好,運行正常;各項水土流失防治指標達到了《生產建設項目水土流失防治標準》(GB50434-2018)生產建設類項目一級標準及其修正指標,水土流失防治到位,滿足驗收要求。評定組認為:監測單位針對本項目建設情況,采用的監測方法可行,采用的監測資料可靠,監測時段基本滿足數據采集要求。監測單位在監測過程中,通過主體設計、施工、監理等資料,并結合施工期影響及其他資料,對工程建設期進行詳細的監測、分析和評價,監測單位對項目建設過程水土保持監測工作細致,經外業實地監測收集數據和影像資料通過整理分析,分析評價工程建設過程中水土流失變化情況。對工程中存在的水土流失隱患,提出相關整改建議,并及時反饋給業主、施工單位及當地水行政主管部門,但應對存在問題和建議實際成效進行對比,一方面可以監督業主施工單位加強水土保持建設,另外還可檢驗監測單位所提出建議是否具有實用、針對性。監測單位編制完成的《聊城經濟開發區再生水工程水土保持監測總結報告》為項目水土保持專項設施驗收提供依據。
聊城經濟開發區再生水工程水土保持監理工作由主體工程土建監理單位承擔,通過招投標,聊城市誠信建設監理有限公司承擔本項目的水土保持監理工作。監理單位于2015年12月進場,組建了現場監理部,派駐2名監理工程師進駐現場,根據建設單位的授權和合同規定,監理單位對承包商實施全過程監理,按照“統一、精干、高效”的原則,實施全面監理。監理部按照有關工程建設標準和強制性條文及施工合同約定,對所有的質量活動與質量有關的人員、材料、工程設備和施工設備、施工方法和施工環境進行監督和控制,按照事前審批、事中監督和事后檢驗等監理工作環節控制工程質量,同時對工程的施工進度、投資及安全等方面進行控制。
工程施工期間,實施了主體設計的各項防護措施設計要求,由主體工程監理單位的監理人員兼職進行水土保持工程監理工作。水土保持監理嚴格按照水土保持方案和規范的相關要求完成項目建設期的監理工作,其主要職責和過程如下:
1. 依據合同相關內容,監督施工單位切實履行其水土保持責任。組織設計單位向施工單位進行設計交底,審核施工單位組織設計,經批準后施工單位方可進行開工申請。
2. 對施工組織實施情況,監理工程師以監理日記、月報的形式進行記錄,說明施工進度、施工質量、資金使用以及存在的問題、處理意見、有價值的經驗等,全面控制水土保持工程的實施。
3. 協調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建設單位與相應水行政主管部門之間有關水土保持措施實施、水土保持監測等方面的工作。
4. 加強環境監理工作。監理單位要將生態保護和水土保持的相關內容納入施工監理工作之中。根據監理工作要求,制訂項目環境監理實施方案,加強對施工過程中生態保護與水土保持工作的動態監控。
5. 施工期間完成水土保持措施工程質量的評定工作,填寫分部工程驗收簽證和單位工程驗收鑒定書。
6. 水土保持設施專項驗收時參加驗收會議,負責向與會專家及領導闡述和解釋水土保持建設開展情況和所取得的成效。
聊城經濟開發區再生水工程在建設過程中,聊城市水利局工作人員多次進入現場檢查施工情況,并對存在的問題提意見建議,建設單位積極進行了整改落實。
建設單位嚴格按照相關檢查督查,要求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進行整改完善,實施臨時覆蓋、灑水降塵等措施,使水土流失得到更好的控制。目前,各項水土保持實施運行良好。截止2022年6月,各項督查意見已全部落實,各項水保措施基本完善。
該項目屬于市政環境保護基礎設施項目,根據《山東省水土保持補償費征收使用管理辦法》“第十一條、第四款‘建設市政環境保護基礎設施項目的’免征水土保持補償費”規定,本項目免征水土保持補償費。
工程中的各項水土保持措施已與主體工程同步實施,各項治理措施已基本完成。從目前運行情況看,有關水土保持措施布局合理,管理責任較為落實,并取得了一定的水土保持效果,水土保持設施的正常運行有了保證。具體管理措施如下:
1、管理機構及人員
在試運行期間,水土保持設施管理維護工作由聊城市恒源再生水工程有限公司負責,公司安排專人負責水土保持設施的管理工作。
2、管理制度
(1)由專人負責對各項水土保持設施進行定期巡查,巡查內容包括排水管、植草磚等設施的完好程度,并做好巡查記錄,記錄與水土保持工作有關的事項。發現特殊情況及時上報處理。
(2)定期對水土保持設施運行情況進行總結,以便吸取經驗和教訓,并將總結資料作為檔案文件予以保存。
3、管理維護情況
從目前水土保持設施運行情況來看,已建成的水土保持設施運行正常,水土保持設施管護工作已落實到位,管理工作效果明顯。
4、運行維護
如發現工程實施遭到破壞或雨季損毀,及時進行維護、加固和改造,以確保工程的安全,控制水土流失。
在聊城經濟開發區再生水工程建設過程中,建設單位自行編制了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施工圖設計中也有水土保持工程的專項設計內容,較好地落實了各項水土保持措施,開展了水土保持監理、監測工作。
各項措施實施后,項目建設過程中造成的水土流失不利影響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各項防治措施發揮了正常的水土保持功能,各項防治指標都達到了規定要求。
對照《水利部關于加強事中事后監管規范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設施自主驗收的通知》(水保[2017]365號)的規定,本項目履行了水土保持方案(無重大變更)的編報審批程序;開展了水土保持監理、監測工作;水土保持措施體系、等級和標準按經批準的水土保持方案要求進行了落實;水土流失防治指標達到了經批準的水土保持方案的要求;水土保持分部工程和單位工程已經驗收合格;按規定免征了水土保持補償費。
綜上所述,該工程水土保持設施達到了水土保持設施驗收的要求,可以組織竣工驗收。
雖然建設單位做了大量水土保持防治工作,但由于一些原因,實際情況發生變化,還存在以下問題:
(1)個別場地植被覆蓋度低,后續應強化補栽補植;
(2)進一步加強對已建水土保持設施的管理和維護,保障各項措施暢銷、穩定地發揮水土保持作用。
(3)后期水土保持工程養護和治理工程所需的資金應該建立專門賬戶,加強資金監管力度,沒完成合同要求的不予以支付,使前期完成的植物措施和后期治理效果得到保證。